
在國務院新聞辦2023年7月1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,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介紹,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.8%。工業投資保持擴張,同比增長8.9%,企業效益邊際改善,利潤結構不斷優化,工業經濟恢復向好。
今年上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.8%
工業和信息化部介紹,隨著3月份以來一批穩經濟政策效果持續顯現,今年上半年,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.8%,工業經濟恢復向好。
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.8%,增速較一季度加快0.8個百分點。其中,5、6月當月同比增速分別為3.5%、4.4%,呈現逐月回升態勢。工業投資保持擴張,上半年同比增長8.9%,增速較一季度加快0.3個百分點。上半年,電動汽車、鋰電池、光伏“新三樣”出口同比增長61.6%。企業效益邊際改善,利潤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,利潤結構不斷優化,5月份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15.2%,連續兩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?!靶【奕恕?、專精特新企業營業收入、利潤增長均高于規模以上工業企業。
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步伐明顯加快
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介紹,上半年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步伐明顯加快。
上半年,太陽能電池、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產量分別增長54.5%、34.1%。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,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42.4%。當前,我國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量突破2000萬輛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、總工程師 趙志國:智能制造深入推進,各地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近8000個,涌現出虛擬驗證、共享制造等新場景、新方案、新模式。綠色低碳轉型成效明顯,有色金屬、建材、鋼鐵、化工等行業能耗強度持續下降。
今年上半年智能工廠建設規模不斷擴大、水平持續提升。截至目前,各地建設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近8000個,其中,2500余個達到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2級以上水平,基本完成了數字化轉型;209個探索了智能化升級,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。經過轉型,這些示范工廠產品研發周期平均縮短了20.7%,生產效率平均提升了34.8%,產品不良品率平均下降了27.4%,碳排放平均減少了21.2%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、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 陶青:上半年,國際電工委員會在工業控制領域發布了5項由中國專家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,中國貢獻的智能制造國際標準累計已達到50余項。同期,中美德日等17個國家85家機構聯合成立了國際智能制造聯盟。
上半年消費品工業整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
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表示,今年上半年,隨著擴內需、促消費政策的深入實施,國內消費場景逐步恢復,物流水平快速回升,消費市場正在逐步復蘇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 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 陶青:上半年,消費品工業整體呈現企穩回升態勢,電動自行車、冰箱、空調等產品產量兩位數增長。
陶青表示,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期將發布實施《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》,著力穩住家具用品、塑料制品、皮革、食品等重點行業。充分激發內需潛力,積極促進出口優勢,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,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。同時持續開展疫苗、藥物等重點醫療物資生產調度,保障常態化的物資需求。加快小品種藥集中生產基地建設,開展短缺藥品生產供應監測,保障市場有序穩定供應。
截至6月底我國5G基站已達293.7萬個
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表示,目前,5G已經成為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,也是推動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關鍵驅動。在推動數字化轉型方面,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。
截至6月底,我國5G基站累計達到293.7萬個,覆蓋所有地級市城區、縣城城區,覆蓋廣度深度持續拓展。5G共建共享基站超173萬個,5G網絡加快向集約高效、綠色低碳發展。目前,5G行業應用已融入60個國民經濟大類,應用案例數超過5萬個。5G移動電話用戶達6.76億戶,5G流量占比達42.9%。5G終端產品日益豐富,截至6月底,已有手機、無線路由器、車載終端等1274款5G終端產品獲得進網許可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持續拓展5G網絡覆蓋廣度深度,推進城市地區重點場景5G網絡深度覆蓋,進一步向鄉鎮和農村地區延伸。開展“信號升格”專項行動,全面提升重點場景5G網絡質量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、總工程師趙志國:打造“5G+工業互聯網”發展升級版。今年推動不少于3000家企業建設5G工廠,推動5G演進和6G技術研發,持續向增強5G演進升級。
工信部:加快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公共服務平臺建設
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表示,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加快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公共服務平臺建設。
據了解,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經部署了2023年信息通信行業行風建設和糾風工作,明確工作目標和9項重點任務。組織制定《APP用戶權益保護測評規范》《小程序個人信息保護規范》等19項標準。公開通報188款違規APP。上半年,共攔截垃圾信息超90億次,攔截涉詐電話14.2億次和涉詐短信15.1億條。